当前位置:主页 > 中文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
21 20-05

云南昭通地震有感--抗震设计工作者的成长记

发布时间:2024-03-15 10:14:32阅读次数:


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5月18日21时47分,云南昭通市巧家县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截至5月19日6时59分,造成4人死亡(巧家县3人、鲁甸县1人)、24人受伤。目前已知震中小河镇垭口村有1栋房屋倒塌,2人被困,公安、消防、应急等救援力量正紧张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云南昭通地震将我的思绪拉到了半年前加入盛年科技的情景,而学习抗震减震是我的人生转折点。我虽然是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学士生,但对于非结构构件的抗震可以说是一无所知。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带着热洒青春的勇气,毕业3年后的我从零开始学习基础知识并虚心请教前辈和同事。

 

从最基础的学起,最开始的一周,《建筑机电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连续看了5、6遍,《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建筑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GB/T37267等相关的设计规范、行业标准、公司的产品知识等等。从知道到了解、从了解到熟悉、从熟悉到精通,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往下学往下做,期间订立相应的学习目标和措施,具体到完成目标需要学习哪些内容、怎么学、时间怎么安排等等。例如像下图组合管道侧向抗震支架。

它的设计原理、由哪些零部件组成、抗震力学分析、整个组合支架的力学性能、各零部件的力学性能,在从项目的特点、场址设防烈度、所在楼层的加速度放大效应、管道的组合结构及最不利点的设计等进行分析设计,同时还需从经济角度考虑哪些产品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进行相关替换等等,将这些需要熟悉的内容一一列出,然后规划好时间一一攻克,做到心里有数并认真去执行,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学会了就是学会了,没懂就是没懂,不能急也不能躁,心态决定一切,去掉自己身上的浮躁之气,静下心来去学去问,你会发现原本以为难似高山的问题自己一样可以跨越。而且当你发现自己每天都在慢慢地进步的时候,心里是踏实的,学习的劲头也会越来越大。当自己做的项目第一次设计出图,设计人写着是自己的名字的时候,内心里是开心的,虽然这对于久经沙场的工程师来说没啥特别的,但你会发现第一次能在蓝图上看到自己的名字是时候,内心真的是满足的。踏出了舒适圈第一步,克服了对未知的恐惧,敢于学习,你就成功了一半,这句话确实是话粗理不粗的。

 

曾经有人问我每天上班路上花一个多小时不累吗?我可以选择轻松(指离职),但偏离了我的理想和价值观,我想告诉他,虽然工作安逸,但并不开心。以前我的工作轻松又稳定,离家也近,但每天都在毫无目的地忙,失去目标、想法和价值的人生是可悲的。来到盛年后,虽然现在还谈不上是什么专家级、高技术级别的人物,但是我开始给自己制定目标,并为之而奋斗,也很庆幸自己找到了一条可以将兴趣赋予在工作中的人生路。

 

以前觉得产品研发是自己高不可攀的领域,觉得隔振、减振很复杂很难,看见像下图EI Centro NS这些地震动的频谱图头都晕了,而这些都是自己没有能力去触碰的领域,但最近发现只要肯大胆地去学,这些都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其中涉及的傅里叶变换对地震动进行时频转换,这好像还是大一高数里面的内容,只是当时学的时候并未将理论用到实践中去,印象不深刻,时间久了就忘记了,原理是不难理解的,而隔振、减震离不开的周期、频率、加速度、速度、位移之间的变换计算,其实也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难。在看某些抗震、隔震、减震的设计方案时,突然发现自己能轻松识别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某些企业强调自己产品可以承受1.2g、1.8g或者更高的加速度时,往往忽略了频率,低频高加速度的地震动才是破坏力最大的,也是就是我们地震产生破坏巨大的原因。在隔震、减震设计过程中加速度和频率是不能分开而谈的,离开了频率单谈加速度是毫无意义的。从一无所知到现在我慢慢开始对方案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学习也是一个量变跟质变的过程,所以不要被自己想像中的困难压垮,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去改变,一切皆有可能。


    当然这一路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特别是设计部的同事,他们的热情与不吝赐教化解了我一开始内心的忐忑,还有领导们的体谅跟引导,让我一步一步慢慢地成长了。盛年真的是一家包容性很大,很乐于给年轻人机会的企业,只要自己肯学肯努力敢拼敢负责任敢担当,机会还是很多的。往后大家继续风雨同肩,让我们的青春尽情绽放,让我们的热血尽情挥洒!

盛年科技设计部-吕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