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文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
13 17-11

唐山大地震40周年:从这五点 看时代如何朝前走(2016年)

发布时间:2024-06-14 14:26:14阅读次数:

 

唐山大地震与灾后重建对比照
图注:唐山大地震与灾后重建对比照
 
2016年是唐山大地震40周年。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天崩地裂,巨大的灾难降临唐山。造成二十四万二千多人死亡,十六万四千多人重伤之惨剧。
逝者已矣,惟时代之前行,或可告慰他们。

一、以越来越开放的心态,融入国际社会,拥抱国际救灾援助
唐山大地震后,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和组织主动表示了援助中国的意愿,但没有被接受。如中国首任驻菲律宾大使柯华回忆:“在第一时间,(菲律宾总统夫人)伊梅达尔就给我打来电话,除了说她本人和总统对中国唐山大地震深表同情外,还坚决地提出愿意为我们提供帮助。但因为众所周知的政治原因,我们在当时不可能接受菲律宾方面的援助,只是这份情谊当长记于胸。”

震后的唐山市区一片断壁残垣
图注:震后的唐山市区一片断壁残垣
 
改革开放后,对国际救灾援助的立场渐渐发生改变。1980年,中国遭遇严重的“南涝北旱”灾害。10月份,外经部、民政部、外交部向国务院写了《关于接受联合国救灾署援助的请示》,国务院批准了该请示。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通过联合国救灾署,向中国提供了2000多万美元的物资援助。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接受外国救灾援助。
此后,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中国对国际救灾援助保持着一种“不主动提出和要求援助,对方主动提供援助又不附加先决条件,可以接受”的立场。至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中国红十会始以更为开放的姿态,主动向国际社会提出受援请求,得到来自20多个国际、地区和国际组织的600多万美元的援助。1988年云南地震,经中方主动提出受援请求,亦得到3000多万美元的国际援助。此后,1991年华东水灾、1998年抗洪、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均能见到国际救灾援助的身影。

国际援助汶川地震灾区一周年纪念
图注:国际援助汶川地震灾区一周年纪念
 
二、以科学认知,来应对地震灾害,重心从“预报”转向“防震”
“雨点般飞来的石块。举着扁担追来的大汉。脏话。唾沫。……他们的汽车被砸了。他们的仪器被扔了。人们拒绝回答他们的调查,反而要他们回答自己的质问。……‘哪个单位的?’‘……地震局的……’‘请走吧,没你们的粮食。’‘为什么?’‘啊!你们还要吃饭吶?没你们的!’……”
这是国家地震局的工作人员,1976年在唐山的瓦砾之中的遭遇。民众的愤怒可以理解——在刚刚过去的1975年,全国皆在宣传辽宁海城地震乃是“世界上第一个被成功预报的大地震”。民众普遍坚信地震可以提前预报,进而让人和物资提前转移。

海城地震成功预测30周年纪念碑
图注:海城地震成功预测30周年纪念碑
 
然而,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不过是一次“巧合”。如果没有大量具备破坏性的剧烈前震,仅凭所谓“短期预报”,辽宁省当年是没有办法发出预警信息的,其实,海城民众因前震而自动疏散时,政府的预警信息还没有发布。
海城地震的经验,被错误总结成了“地震可以预报”,也使应对地震的重心,错误地由“防震”转向了“预报地震”。1977年,河北省当局在总结材料中,即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做出了如下反思:“唐山市绝大多数建筑物没有抗震设防,无力抵抗这次强烈地震。”并汲取了如下教训:“要留有避震和疏散余地,充分利用对建筑物抗震不利的地段,开辟公园、体育场、绿化带。”“新建工程必须考虑抗震设防!”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教授史保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言:“我认为是(应对地震还是要)以防为主。严格按照建筑标准,以防为主。”这种思路,与唐山大地震之前,已是截然迥异。
 
三、成立“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依赖专业技术,让救援更有效
地震救援需要专业技术和专业设备。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只能依靠人海战术来应对自然灾害。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大部分幸存者是解放军用双手,从废墟中挖出来的,同期,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则已开始出现专业的救援队伍。
2001年4月27日,中国正式成立“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该救援队主要依托工兵团某部,由国家地震局应急司主管,而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负责相关的技术、培训和物资保障。
2010年,“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队伍扩编了一倍,达到480人。不过,曾任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的王振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仍感慨“我们现在大部分救援工作是依靠军队、武警,但他们并不具有灾害救援的专业技术,‘与非专业的队伍相比,专业队伍的作用可以说是以一当十、以一当百。’这么大一个国家,只有一支专业队伍是不够的。”虽则如此,若较之1976年唐山大地震,“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成立,无疑已属进步。
 
四、调整地震区划图,实现抗震设防全覆盖
从“唐山大地震”之后,应对地震灾害主要理念即是“防震”,因此为提高我国的整体抗震设防要求,符合我国地震构造环境和地震活动特征,适应我国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应用而生,这部国家强制性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5年5月15日批准发布,并将于2016年6月1日实施,至此全国所有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都在6度及以上。
抗震设防烈度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在唐山大地震爆发以前,当时唐山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定为了6度,绝大部分的建筑都没有进行抗震设防,因此在灾难来临之时毫无抵挡之力。而现在,唐山的抗震设防烈度定为8度,从6度到8度,这不仅仅是数值上的简单增加,这意味着唐山地区的建筑物将按照此级别进行抗震设计,建筑物抵抗地震的能力也就更强了。
 
五、从建筑结构抗震,走向建筑“结构抗震+机电抗震”全方位抗震
5.12汶川地震之后,为了减轻地震破坏,防止次生灾害,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建设部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先后两次进行紧急修订并颁布新的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加入“建筑机电抗震”这一新概念,以期达到该规范的基本精神“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裂”。
其后,国家开始着手制定建筑机电抗震相关标准的拟定,先后出台《《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2015 、《抗震支吊架安装及验收规程》CECS 420:2015,以完善工程机电的切实需要,并强制性规定,全国6度及6度以上地区建筑机电设施必须进行抗震设计,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