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文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
24 18-10

港珠澳大桥开通,抗震能力也很牛,但最拉风的这些你肯定不知道!

发布时间:2024-04-22 22:26:17阅读次数:

港珠澳大桥于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
 
大桥开通仪式23日上午在珠海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


震撼航拍,先睹为快↓↓↓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闭眼想象一下,有了这座大桥,珠海开车只需20多分钟就能到达香港、澳门,就可尽情投入香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与购物中心、澳门五光十色的赌场与豪车……是不是很妙?
 
在大桥历时14年的建设过程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创造了400多项新专利、7项世界之最。我们要向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大桥建设者们致敬!



视频: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
 
 (来源:广州日报客户端)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关注度高不足为奇。
 
很多人的关注点,在于大桥的安全性。毕竟,世纪工程不容许有半点差池。
 
要耐腐蚀。
 
大桥的一部分结构要常年浸泡在盐度很高的海水里,而且要一动不动地在海里浸泡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港珠澳大桥用到的钢筋是性能极好的不锈钢钢筋,而且是中国自己新升级研发的高性能还原钢筋,用到的混凝土也是专门研发的高性能海工混凝土,用总设计师孟凡超的话来说,港珠澳大桥的设计、施工、建设,“用了当今世界跨海大桥工程领域里面最好的防腐技术,最好的材料技术和最好的施工技术”。
 
 
 
要能防撞。
 
据说,大桥设计有3个通航孔,每个可防3万吨冲击力。在海底隧道两端各建一个人工岛,在两个人工岛周围排放了石头形成斜坡,如果有船太靠近就会搁浅。另外还建有防撞墩,它们可防30万吨撞击。有关方面表示,建成后的大桥保证大撞不倒,中撞可修。
 
要能防风。
 
防台风也是大桥工程考虑的因素。港珠澳大桥设计能抗击每秒51米的风速,这相当于最大风力16级。前段时间的台风“山竹”挺猖獗,大桥安然无恙。

 
 
 
要能抗震。
 
这也是今天我们要说的重点。
 
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港珠澳大桥所在的珠江口海域附近,自1970年以来记录到2级以上的地震有20次,最大的地震是1991年的2月24日发生的3.5级地震,震中距离桥址的最小距离为30公里。这说明港珠澳大桥虽位于东南沿海地震带内,但近场区范围内的地震活动比较弱。
 
由于珠江口的自然环境及海底情况复杂,因此设计施工时,将大桥的抗震标准设定为八级。如果在这个地方发生八级地震,大桥防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是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来抗震防震,尤其是强震。
 
港珠澳大桥上安装应用了橡胶隔震支座,这就是它抗击强震的“秘笈”。
 
据报道,这种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每块长宽均为1.77米,尺寸世界最大,承载力约3000吨。
 
橡胶隔震支座可以阻止并减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的传递,将震动能量转换、消耗,避免或减少建筑物受到震动影响,从而大大降低建筑物承受的破坏力。
 
说通俗点,就是当强震来袭产生大的晃动时,安装的橡胶隔震支座装置因其柔软“以柔克钢”,把来自下面的地震能量消遁、减弱,如此,大桥就安全多了。
 
这样说,相信大家对隔震有了些许镜头想象。
 
目前,中国的隔震技术领先世界,广泛应用于房屋、公路、桥梁等建筑物上。使用隔震技术的建筑数量已达7000栋,居世界第一。
 
说到隔震,就要说到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他是我国隔震、消能和减震控制技术体系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领衔的技术团队担纲了港珠澳大桥全部桥梁部分的抗震、隔震与减震设计。
 
“这个工程(港珠澳大桥抗震隔震减震工程)意味着我们国家的桥梁隔震减震已经达到世界前沿水平”,周福霖院士表示,技术团队历时10年,从确定方案、分析计算、全桥模型整体试验、单桥模型试验、隔震减震装置试验到整体的技术总结、课题验收,承担了港珠澳大桥全部桥梁部分的抗震、隔震与减震设计,形成了一整套海上桥梁抗震减震技术体系。经采用世界最先进、最新技术,港珠澳大桥的抗震安全性大幅提高,从抗7度跃升至抗9度;同时造价有所降低,大桥桥墩下面的桩基数量减少了约20%。

 
 
 

了解周院士的人知道,他主持建成我国首幢橡胶支座隔震住宅楼,地震反应降为1/4—1/8,可成为大地震中的“安全岛”,被联合国工发组织顾问评价为“世界隔震技术发展第三个里程碑”。
 
他主编我国隔减震设计规范、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使我国在隔震减震控制领域,开始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并步入世界前沿水平。
 
周福霖被誉为中国抗震的权威、现代“张衡”。
 
今年7月,盛年科技有限公司与周福霖院士签署了深度合作协议,在盛年科技设立“周福霖院士工作站”,展开多个重点领域的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增强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
 
周福霖院士参观考察盛年科技时,对公司发展提出宝贵意见,鼓励抓住时机,做好做大抗震产业。
 
盛年科技“韧性抗震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院士工作站”的总工程师温留汉·黑沙教授,同样对港珠澳大桥倾注心血。他主持负责了港珠澳大桥项目桥梁工程部分的抗震设计和性能优化专题研究。
 
 
 

也因此,盛年人对港珠澳大桥就格外多了几分关注,更融入几份特殊的情感。
 
诞生于深圳这片热土,成长于伟人故里,盛年科技从迈步的第一天起,就胸怀“责任为本”理念和“科技兴国”抱负,以为国家抗震减灾事业做贡献的决心与热忱,推动抗震大产业发展,致力打造卓越民族品牌。
 
你负责大桥驰骋,我负责守护安宁。“让城市成为地震时最安全的家”,这是盛年科技的梦想,有想象,有温度,更具情怀。

 
视频:大桥隔震记↓↓↓
 
(来源:央视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