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桥飞渡联伶仃,一路疾驰过珠江。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宛若巨龙定格在珠江入海口,让两岸车辆之间的江水变为“坦途”。便捷、安全是通行道路的首要考虑要素,深中通道位于我国东南地震带、台风多发地区,如何保障桥梁内部设备的安全?在中山的盛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年科技),记者找到了答案。
“我们公司通过‘震振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了对深中通道内部的数据设备和建筑机电系统的地震安全保护和振动控制,攻克了多项非结构抗震减振难题。” 盛年科技常务副总吴楠枝介绍道。
作为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工程,如果把深中通道的桥梁结构比作巨龙的骨架,那其中的机电管道线路以及数字设备则像是巨龙的血脉,盛年科技的“震振一体化”方案正是稳住了深中通道的“血脉”。回忆起参与深中通道建设的过程,吴楠枝说:“深中通道项目全线处于海洋环境,需考虑使用场景对高温、高湿、重度海洋腐蚀、防震、台风及交通振动等问题有着行业内最高的要求。从方案设计、特定产品研发到生产及施工安装等,都要经过无数次技术论证。在相继攻克这些难题的过程中,我们也成为了这一专业领域的不二之选。”
据介绍,深中通道西人工岛数据中心是国内桥梁系统中首个采用隔震技术的数据中心,盛年科技在今年为这一数据中心隔震系统提供了全套的技术支撑。相较以往“刚性”抗震,盛年科技的隔震装置应用了“以柔克刚”的原理,以消能耗能的办法隔除地震力,对精密设备实行“柔性”保护,实验数据表明,该装置可抗9级地震。“数据中心好比桥梁的‘心脏’,使用如此高级别的隔震技术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公共设施的信息安全与数据安全。”吴楠枝说道。
除了数据机房的隔震系统,盛年科技还参与了深中通道的其他建设。自2022年12月开始,盛年科技就承担了深中通道桥段及沉管隧道内的机电管线抗震支撑系统及机电设备抗震减振系统的设计、安装和指导工作。从2022年到2024年,盛年科技共为深中通道提供了多批抗震减振装备,涉及海底隧道、西人工岛、东人工岛、桥梁等多个地点。无论是沉管隧道、人工岛,还是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都留下了盛年科技的身影,从点到线、由线成面,一步一步稳住了桥梁的“血脉”。
深度参与“大国工程”的底气来自于盛年科技多年的科研投入与研发实力,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盛年科技的科技人员占职工人数近40%,研发费用逐年上升,占生产成本的比例超10%。长期的研发项目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税惠政策为企业科创投入“减负前行”。盛年科技财务总监涂春艳为记者算了其中一笔减税红利账:“仅2023年,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530多万元,实实在在地为企业的研发之路赋能添力。”
图为税务人员到盛年科技了解企业研发设计的抗震减振装备。
研发之路越走越远,产品的细分领域越走越深。走进盛年科技的企业展厅,看似平平无奇的设备下却藏有满满“黑科技”。应用于故宫馆藏文物的隔震装置以及运用于电子工业设备的减微振装置……“我们的减微振装置致力于服务尖端高科技产业,为科技领域的创新提供硬件上的配套支持,细分领域的深挖是为了让抗震隔震减振技术走在高精度产品生产的前方。”吴楠枝介绍道。
技术供给走在技术需求的前方,是盛年科技不断参与重大工程的实力。而税费服务走在企业需求的前面,则是税务部门一直以来的坚持。2024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开展以来,国家税务总局中山市税务局小榄税务分局持续优化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推送,依托大数据为企业量身定制税惠政策“礼包”,并建立规上企业“直联”机制,快速响应企业涉税诉求,助力企业向新发展。
来源:南方网中山税务南方号
地址: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407/02/c9043934.html?colID=2979&firstColID=2979&appversion=11300&enterColumnId=2979&from=weChatMessage&date=&layer=4
2020-07-31 14:17:17
2018-10-24 14:04:09
2018-10-12 11:20:46
2017-11-13 16:49:37
2017-11-13 12:25:58